下肢深静脉血栓 警惕玩电脑玩出时尚病
警惕:电脑玩出的“时尚病”
7月30日下午2:30-4:30,本报精心筹备的“养生热线”开通,本期的养生话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养生”。据在线专家介绍, 该院门诊在近一段时间内已接连收治了2例青少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的患者。究其原因,原来都是电脑惹的“祸”。
据了解,其中一例是一个18岁的女中学生,由于连续上网玩网络游戏,除了饿时吃一袋方便面,都是保持长时间静坐不动状态,突然她感到左腿部胀痛沉重感,并发现左腿比右腿明显增粗,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了严重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另一个病例是一个23岁的大学生,由于赶写论文,在宿舍内连续3天从早到晚坐在电脑前,也发生了左腿的胀痛肿胀,检查结果她同样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人群中并不是少见病,但青少年的发病本来应该是非常少见的。近年来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和娱乐的人越来越多,深静脉血栓开始成为上网一族青少年的 “时尚病”。
欧美等国家对该病的认识较早,并且越来越重视,有人还将其称为 “电脑血栓症”。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异常凝结于下肢深静脉内造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浅静脉扩张等一系列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容易合并肺栓塞或股青肿、股白肿,慢性期容易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前者可危及生命或有截肢的可能,后者可使肢体处于失功能状态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劳动。明确其病因及易患因素,对高危患者施行药物或干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因此可以说现阶段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意义远远大于血栓形成后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早在19世纪中期,著名的病理学家Virchow就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致病因素: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长期以来,Virchow的理论一直受到普遍公认。中医学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气血瘀滞所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易患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增高,与老年人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小腿肌肉泵功能减弱有关。
(2)制动:长期卧床、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DVT发病率较高。原因是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增加了DVT的发生几率。
(3)恶性肿瘤:19%-30%的DVT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肺癌是最易引发DVT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另外,肿瘤的放疗、化疗也是导致DVT的危险因素。
(4)手术:手术引发DVT的原因包括围手术期的制动,术中术后体内抗凝、凝血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
(5)创伤:由于创伤可能导致骨折、脊髓损伤、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故可使病人发生DVT。另外,创伤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故而可发生DVT。
(6)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基因突变或遗传性抗凝物质缺陷的病人,在所有DVT病人中有5%-10%的病人是由原发性血液高凝引起的。
(7)产后:因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促使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后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发生DVT。
(8)口服避孕药: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通常提高纤维蛋白原,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因而形成血栓。
(9)中心静脉置管:上肢DVT的65%都与静脉置管有关,这不仅和静脉置管损伤静脉壁有关,而且静脉置管表面本身也可形成血栓。
(10)肠炎:由肠炎引起的DVT病因目前不清楚,且引起的DVT部位不典型。
(11)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和狼疮病人体内抗凝血酶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含量较高有关。
以上各种易患因素中绝大部分是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血液成分改变是DVT的决定因素。
什么样的患者易发生此病
可能发生DVT的患者按危险度分为三类:
(1)低危:40岁以下,30分钟以内的小手术,或年龄超过40岁,但无危险因素者。
(2)中危:40岁以下做大手术者,口服避孕药者或40岁以上做任何手术者。
(3)高危:60岁以上做任何手术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或肺栓塞史或有其他危险因素者。
对易患人群可进行护理干预
(1)具有易患因素者要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长途坐车或坐飞机要穿循序减压弹力袜,或经常做踝关节跖屈背伸动作,以加强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3)卧床患者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并监督患者在床上主动伸屈下肢,做趾屈、背屈、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翻转运动,由家属被动按摩偏瘫侧下肢肌肉。
(4)非必须制动的术后患者,如外科、妇科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麻醉未清醒时可由家属被动活动踝关节,以促进静脉回流。
(5)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抽血时,尽量避免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静脉反复穿刺。
(6)对下肢制动的患者,在手术或卧床时采用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法,加速静脉回流速度,预防血栓形成。
(7)严密观察DVT的症状,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要经常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高危患者可进行药物干预,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粘滞性,预防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患者忌食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忌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因为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常引起脂质代谢异常,造成身体发胖,血脂增高,从而增加血液粘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因此,应坚持低脂饮食,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应养成饮食清淡的习惯,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富有植物蛋白的食物,应戒除暴饮暴食、嗜酒、嗜食辛辣油腻等不良习惯,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上一篇:频繁出差警惕“飞机综合征” 狭小空间有“血栓”隐患 2012/5/23
- 下一篇:弹力袜可缓解孕期静脉曲张 201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