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听专家的话,回家旅途不再“囧”

2012-05-23 14:44:37      点击: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晏雯 通讯员高翔 杜巍巍

  目前,春运已经进入高峰阶段,面对拥挤的机舱或车厢环境,“人在囧途”或许在所难免。这里我们特邀本地权威专家,为你的春运回家路制定健康防病策略

  出镜专家:林军,武汉大学医学部消化系统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消化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胰腺学组委员、湖北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消化内科专家

  回家途上饮食卫生莫马虎

  在武汉上大学的小刘,对于春节回家,他既期盼又害怕。坐飞机太贵,只能选择坐火车。去年春节回家,小刘啃着方便面和香肠,一路上吃不好睡不着,导致上吐下泻。

  旅途中本来就人满为患,如果又在拉肚子,怎一个囧字能形容。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林军教授介绍,小刘的情况是最常见的一种“春运病”。肠胃不适是坐火车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春运期间,旅途劳累,抵抗力下降,腹痛腹泻是最容易发作的消化系统疾病。且如果腹泻不及时止住,很容易造成脱水等严重症状。

  据了解,腹痛腹泻多由于肠道感染引起,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发热。一方面,天气冷,易受寒,本身肠胃消化功能就弱;另一方面,由于客流量大,扶手、座椅上存在很多细菌、病菌,双手容易受到污染,导致病从口入;再就是很多乘车回家的人喜欢食用方便面、卤味等含大量油脂的食物,由于在车上较少运动,食物不易消化,稍不节制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就容易出现腹胀、腹部难受等问题,严重时可致胃出血、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专家叮咛:出发前别吃太油腻

  1、长途旅行预防消化道疾病首要措施是应注意饮食卫生,同时准备一些藿香正气或黄连素等止泻药。途中不能吃得过饱,切忌暴饮暴食,口味宜清淡,少吃生冷油腻食物,要食用来源可靠的食品,就餐时不喝或少喝酒。

  2、在饮用水方面,白开水是最理想的饮品,其次是茶饮料,含糖量高的果汁饮料最好不要喝。

  3、旅客可多吃一些海带、紫菜、豆制品、乳类及苹果、香蕉、梨、猕猴桃和柚子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和水果。

  4、在吃饭前最好能先用香皂或洗手液等洗手,或用消毒湿纸巾擦手,若手条件限制不能洗手的话,应使用筷子、叉子等,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出镜专家:李锋,同济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组长。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骨科专家

  上车熟睡小心脊柱“伤不起”

  【新闻回放】

  1月6日晚,演员聂鑫结束一场戏的拍摄乘车转场,因为太过劳累上车后即熟睡。岂料聂鑫乘坐的机动车,突遇前方逆行车辆的撞击,随之反弹到电线杆上,在巨大的撞击力下,正处于熟睡状态的聂鑫猝不及防造成第二三节颈椎严重错位。而因为同车的其他工作人员都未入睡,在车祸突发时只受了些皮外伤。

  一车人,为什么只有睡觉的人受伤最重?同济医院骨科主任李锋教授解释,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到紧急情况身体会本能地作出自我保护的动作,比如全身肌肉紧张,摔倒也会有意识地尽量保护自己。但如果坐车睡着了,急刹时一点防备没有,就会被直接甩出去。

  聂鑫这样的外伤,医学上有个名词叫“挥鞭样损伤”,就是人坐在高速行驶的车子上,当遭遇车祸或急刹车时,人的惯性还在向前,此时身体虽然被安全带固定,但头部没有固定,所以脖子与头部就像鞭子一样甩出去。这样,脆弱的颈椎很容易错位。颈椎错位会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是神经中枢,严重的可能造成高位截瘫,瘫痪。如果车速快,刹车又紧急,有的人可能当场死亡。

  李锋教授介绍,与演员聂鑫在巨大的撞击力下导致颈椎脱位相比,临床中更多见的是乘客在熟睡中遇到急刹车或路面颠簸所致的颈脊髓损伤。这些乘客平时常有颈部疼痛、手足麻木等情况,随后的检查证实他们常常已存在颈椎退变或颈脊髓受压。他们乘车熟睡时颈部肌肉极度松弛,对颈椎及脊髓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较轻的外力就会导致颈椎间较大的位移损伤脊髓。

  专家叮咛:系好安全带,戴个“U”形枕

  春运回家路上,很多人都会乘长途车或自驾。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在车上坐着睡觉,有颈椎疾病的乘客一定要戴合适尺寸的颈托或颈围领保护颈椎。

  如何保护脖子?专家支招说:如果你是驾驶员,开车时可以用个小枕头垫住脖子,途中休息时最好活动活动脖子;乘车的人不要上车就熟睡,实在忍不住打个瞌睡时,不要直挺挺地斜躺在坐椅上,最好能侧面靠着坐椅,这样即使遇上急刹车或者碰撞事故,有助于化解外来的冲击力,使颈部避免因“挥鞭”效果而严重受伤。有条件的话,机动车乘客也应系好安全带,另外,戴“U”型颈舒枕是较好的选择,不但可以让颈部放松有舒适感,遇到急刹车时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出镜专家:杨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心电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心血管专家

  久坐不动提防血栓找上门

  春运期间,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足部、腿部浮肿,有时甚至会出现血栓危及生命。世卫组织曾报告指出,在旅途中,不论是乘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还是小汽车旅行,只要静坐不动达4小时以上,就会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杨波教授解释,长途旅行中,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会导致血流缓慢,特别是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差,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而且密闭的机舱或拥挤的车厢里空气湿度很低,人们喝水也较平时少,这样容易使血液浓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造成血管堵塞。杨波提醒说,大部分下肢肿胀都是一过性的,休息或腿部抬高即可缓解。但对于单侧下肢肿胀的患者,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就是运动。杨波建议,在长途旅行中,最好能站起来走动走动。如果活动空间有限,也要尽可能多换换坐姿,或抬高下肢,或做一些腿部、足部的“小动作”,如勾勾脚尖、踮着脚站立等,或者用手从上往下按摩下肢以助血液回流。

  如果长时间乘卧铺时,身体持续处于休息状态,血流速度减慢,是血栓形成的条件之一,也应加以预防。可在铺位上抬高双下肢,屈伸膝关节,然后再屈伸踝关节,这样可明显加速血液流动的速度,起到预防作用。

  此外,春运旅途中不要穿过紧的鞋子,或者换上方便携带的一次性拖鞋,这些对于血液循环都是非常有利的。还应多喝水,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特别是有血栓病史的病人还应配备相关药物。对于年龄偏大伴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血栓好发人员,还可采用穿弹力袜、下肢绑弹力绷带等方法加以预防。

  专家叮咛:慢性病友出门带上急救药

  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春运途中拥挤的环境、浑浊的空气、焦躁的情绪及漫长旅途劳累更是容易诱发此类疾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对此,杨波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开春运高峰出行。如不得不外出,应该由家人陪同,并注意保暖,同时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使之保持在稳定阶段。出行前最好备齐有关急救药品,若在途中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安静休息,周围人要及时通知乘务人员。